亞運頂流全紅嬋 在杭州亞運會10米跳臺上續寫滿分奇跡
2023/10/03 23:29
“10分,10分,10分……”杭州亞運會最火的頂流,非全紅嬋莫屬。這次,她攬入參賽項目的全部2枚金牌。10月3日,在女子單人10米跳臺項目決賽中,全紅嬋再次上演“水花消失術”,以完美一跳贏得現場7名裁判的一致滿分。
這個跳水界的天才少女2007年出生於廣東省湛江市邁合村,父母都是農民,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家裏除了全紅嬋,還有弟弟妹妹都在湛江市體校學跳水,哥哥初中沒讀完就輟學打工,和父母一起養家。
直到全紅嬋7歲那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湛江市體校跳水教練陳華明來邁合小學選苗子,看上了全紅嬋這個正在“跳房子”的小姑娘,她動作輕盈、舒展,很是搶眼。在立定跳遠中,這個1.2米的小姑娘竟跳出了1.76米,這個小姑娘驚人的爆發力,讓陳華明驚嘆不已。陳華明特地跑到全紅嬋家裏,希望他們答應將女兒交給他,往跳水方向培養。4個月後,全紅嬋到湛江市體校報到,臨別之際,父親對全紅嬋説,“要為國爭光。”
湛江夏有颱風酷暑,冬有寒潮,器材的陳舊被放大為環境的惡劣,戶外的跳板是鐵制的,夏天被曬得滾燙,她只能用毛巾擠水給跳板降溫,迎著炫目的陽光,一躍入水。一年裏,全紅嬋的訓練時間只有7個月,可訓練時間越短,單日裏的訓練時間就越長。在湛江市體育運動學校,全紅嬋每天堅持訓練400多跳,一直跳進了省隊。
全紅嬋主攻10米跳臺,她是隊員中第一個登上3米、5米、7米跳臺的。當教練將隊員們帶上10米跳臺時,有的全身發抖,有的被嚇哭了,只有全紅嬋情緒較穩定,大著膽子第一個跳了下去。
第一次被大家看見,是在東京奧運會,剛滿14歲的全紅嬋首次在國際大賽亮相。由於疫情,東京奧運會延期至2021年,時年14歲的全紅嬋剛好達到奧運會跳水項目的最低參賽年齡,這似乎是命中註定。
陳華明説,“一般而言,跳水運動員要達到全國水準,出成績的週期至少要7到8年。”全紅嬋進入廣東省隊後,教練沒打算讓全紅嬋在人生第一場大型國際比賽上取得出色的成績,“露個面就好了。”因此比賽前三周,全紅嬋才學完了全部的比賽動作。
東京奧運會女子跳水10米跳臺決賽打響,全紅嬋5跳,其中3跳總分滿分,技驚四座,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小將的厲害。當時本在裁判席的郭晶晶,結束工作之後也趕緊一路小跑到全紅嬋身邊,和這位“天才”小師妹拍照紀念。之後郭晶晶還表示,“自己跳了20年的水,也沒跳過這麼多滿分。”
在之後的訓練中,全紅嬋除了要面對心理壓力,還有一道“發育關”。之前的全紅嬋還是小孩,身高體型都是完美的,一旦開始發育,每長高一釐米就增重一公斤,重一斤就需要大量地去練力量,把能力跟進上來。
身高體重上去之後,做任何跳躍動作都會加重沉重感。她的主管教練陳若琳説:“比如可能40斤的時候在3米臺完成動作,有3米的時間給你入水,但重了1斤就只剩2米的時間給你入水。”這是每個跳水隊員都要面對和懼怕的“發育關”,全紅嬋正在經歷。
杭州亞運會的舞臺上,“10分,10分,10分……”滿分成績再次出現,“全紅嬋水花幾乎看不見”衝上熱搜,她又火了。
與精湛的專業水準迥異的是,全紅嬋面對媒體採訪始終保持她一貫的靦腆和害羞,但這並不妨礙全紅嬋爆棚的熱度,從記者排隊等候混合區採訪的場面中可見一斑。採訪其他選手,記者們一般在看臺看完幾輪再去排隊,而採訪全紅嬋,開賽前兩個小時混採隊伍便排滿了。
在記者一聲聲“全妹、全妹”呼喚中,她曾用“百米衝刺”跑過混採區來躲避採訪和鏡頭,讓記者頻頻遺憾搖頭。之後的對話中,還常出現緊張到結巴的種種情況,還有一段被記者津津樂道的經典對話:“採訪難還是比賽難?”“都難,都難!”
在新聞發佈會上,面對提問,全紅嬋多次把話筒移交到隊友陳芋汐面前,除非是實在擋不過的點名採訪,全紅嬋也保持純真樸實,老老實實地回答問題。
“在杭州的吃住比賽感覺怎麼樣?”“挺好的。”
“哥哥來現場看比賽,是什麼感覺?”“挺好的。”
“書包上面挂小烏龜,是蘊含了什麼意義?”“我比較喜歡吧,小烏龜又醜又可愛。”
還有記者問,“有沒有説一定要站上領獎臺?”全紅嬋老實回答:“不,你不能這樣講,肯定是想站上領獎臺的,但你不能説,我一定要站上這個領獎臺,這樣講是不對的。”
全紅嬋場上沉著冷靜,場外單純靦腆,這種反差讓不少觀眾和網友覺得特別可愛,不禁感慨“這種純真在當今這個時代尤為珍貴”。
結束了杭州亞運會的賽程,全紅嬋跟隊直接返回北京繼續訓練,她需要繼續投入備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訓練中。正如她想表達的:我想站上巴黎奧運會的領獎臺,但需要不斷訓練和實踐才能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