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17屆2014年仁川亞運會

2020/09/04 08:15

 

會徽

  

 

  吉祥物 

 

  獎牌 

 

  火炬 

 

 

 

  2007年04月,第26次OCA大會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召開,大會以兩天的日程聽取了申辦城市南韓仁川和印度新德里的最後申辦陳述後,于當地時間17日下午1時30分~2時(北京時間晚上6時30分-7時)進行投票。結果在北京時間晚上7時30分-8時揭曉。根據規定,本次投票採取不記名的方式進行,由OCA的45個成員國各投1票,取得過半數的23票以上的城市將被定為舉辦地。據悉,OCA在此次投票中,為了不影響成員國之間的團結,不會公佈各國的投票結果,而只公佈最終勝出的舉辦地。投票前一天的2007年4月16日,在投票場所科威特城JW萬豪酒店,仁川和新德里以各國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NOC)委員和體育界相關人士為對象,激烈地展開了最後的宣傳爭奪戰。來自南韓和印度亞運會申辦委員會的職員和熱情支援申辦的僑民們在酒店宣傳攤位上擺滿代表各自文化和“2014年仁川亞運會/2014年亞運會在新德里”字樣的宣傳物品,幫助自己的國家申辦亞運。最終經過激烈的爭奪,南韓仁川擊敗了印度新德里,獲得2014年亞運會舉辦權。 

  仁川是南韓第三大城市,人口274萬。仁川市取得官方批准和得到政府支援後,從2005年開始籌備亞運會的申辦工作。仁川市位於首爾以西80公里,仁川市是成為南韓繼1986年漢城亞運會、2002年釜山亞運會之後第三座承辦亞洲盛大體育賽事的城市。 

  2014年9月19日晚9點19分,伴隨著煙火表演和倒計時中,仁川亞運會開幕式正式開始。 

  2014年10月4日18:00,2014年仁川亞運會閉幕式正式開始,精彩的文藝表演之後,日本游泳運動員萩野公介現場接過了MVP的獎項,艾哈邁德-法赫德親王宣佈第17屆亞運會閉幕。 

  比賽場館 

  比賽期間將有49個比賽場館和48處訓練設施投入使用,有10個場館位於京畿道的六個城市,另有兩個位於忠州和首爾。其餘場館坐落在仁川市八個行政區和一個縣。有10座新建場館。運動員村和媒體村為媒體界和運動員,提供超過3300個單元和9560間客房。 

  仁川亞運會主體育場可容納61074名觀眾,賽會後拆剩三萬個座位。Populous原計劃將造價3億美元的體育場,設計成七萬個座位。2011年06月28日,奠基儀式于延禧洞舉行,2011年06月開始動工。 

  比賽項目 

  亞奧理事會與2014年仁川亞運會組委會2010年12月9日最後確定了第17屆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在此前11月份廣州舉行的亞奧理事會全體代表大會上,仁川亞組委曾提出過一個34個比賽項目的最初方案,即28個奧運會項目加上棒球、保齡球、卡巴迪、藤球、壘球、壁球和武術。但亞奧理事會執委會認為還應加上板球和空手道,以進一步適應未來亞運會的發展方向。 

  根據亞奧理事會章程規定,亞奧理事會是唯一有權決定亞運會比賽項目的最高領導組織,因此亞奧理事會與仁川亞組委最後確定第17屆仁川亞運會的比賽項目為以下36個: 

  1. 28個奧運會項目 

  2. 棒球(包括壘球) 

  3. 保齡球(亞奧理事會建議採用現有場館進行比賽) 

  4. 卡巴迪 

  5. 藤球 

  6. 壁球 

  7. 武術 

  8. 板球(臨時比賽場地) 

  9. 空手道 

  獎牌榜(前十五) 

 

仁川市位於首爾以西80公里,仁川市從2005年開始籌備亞運會的申辦工作,成為南韓繼1986年漢城亞運會、2002年釜山亞運會之後第三座承辦亞洲盛大體育賽事的城市。

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

為了查看本網站並享受更好的線上體驗,
請免費更新您的瀏覽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