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迎亞運最不尋常的打開方式。3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學有個特別的化學實驗正在進行。
創新實驗室裏,近百根彩色蠟燭,擺成了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涌”。蠟燭有紅、黃、藍、紫等不同顏色,按照“潮涌”的顏色有規律地擺放。每根蠟燭的燈芯上,還纏繞著一根引線。
點火!
高二男生王崇毅打開點火器,火苗順著引線,“噌”地往上爬,短短十幾秒,近百根蠟燭全部點燃。驚艷的是,蠟燭燃燒的火焰,竟然也是彩色的。這些五彩跳躍的燭火,瞬間讓會徽“活”了起來。
同學們忍不住歡呼,鼓起掌來。確實值得好好慶賀,為了這一刻的火焰,同學們已經努力了整整兩周。
從尋找合適的蠟燭開始,每一步都經歷過多次失敗。
王崇毅説:“用化學元素來展示亞運,我們動了很多腦筋。運動是激情的,所以我們想用火焰來展現,就想到了焰色反應原理。”
最開始,大家嘗試過自製蠟燭,也四處尋找合適的材料,最終找到這款含有銅離子、鍶離子、鈣離子等金屬離子的蠟燭。
引線怎麼能快速燃燒起來,先後嘗試了數十遍。“一開始我們用硝酸鉀,這是鞭炮常見的引線材料,但是因為太潮濕,我們沒有成功。”王崇毅説,最終找到好方法,先把引線浸泡在酒精裏,再用煤油裹上,晾幹即可。
“火焰亮起來的那一刻,我們吃過的苦,都變成了喜悅。”
表白亞運會,還不止這一個小實驗。吳寧遠和魏梓然同學嘗試用玻璃管來展現。
先來看看作品,玻璃管裏的艷麗色彩,是鹽酸、氫氧化鈉、甲基橙等數十種化學試劑,兩兩作用形成的。
在這個過程裏,吳寧遠説,調色是很有趣的。不斷調整試劑的配比,以此來調整顏色的深淺。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課本沒有的知識。
已帶出近百位國家級創新大賽獲獎者的金牌教練湯小梅老師,是此項化學創意大賽的評委。
她説:“這些作品化學原理並不深奧,但體現了學生的想像力。這些科學表達是獨特而有趣的,體現出學生的創新意識。譬如有些實驗現象出乎意料,氫氧化鈉和石蕊反應由紫色變成藍色,但是封進玻璃管後,卻和封口的玻璃膠發生了反應,變成了黑紫色。改變封口膠,就需要更多的實驗摸索。”
這個作品中,難度大的不止是調色,還有彎玻管。“同學們用酒精燈,一點點燒制玻璃管,彎曲到合適的角度。高中的實驗室,學生都在現成的容器中做指定的實驗,但是以後的研究也許就需要自己設計特定的容器進行實驗,這種對化學反應容器的初步改造,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過程,雖然燒壞了幾十根玻璃管,但是學會根據特定情況,設計特定的材料,這是我最看重的。”
這些頭腦的創新,都是該校“風帆杯”大賽的項目。大賽已有24年曆史,每次持續整一週,賽事涉及數理、人文、藝術、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比賽項目達70多項,為3000多位學子搭建了張揚個性的大平臺。
“24年來22屆,比賽項目賡續蝶變,不變的是學校致力於給每位學生創造平臺的用心用情和專業。”杭州第十四中學何東濤校長説。
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也為“風帆杯”大賽送來賀詞:“在這所文理融通,理科見長,注重學生思維開發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校園中,祝願所有的同學們都能不負韶華、踔厲奮發、揚帆啟航,育科學精神,立強國之志。”